这种不均衡的发展态势,使得下毒行为变得轻而易举,而防范下毒却变得异常艰难。
朱允熥苦思冥想许久,才决定对尚膳监实施封闭式管理,以求从根源上杜绝下毒的隐患。
御厨们被隔绝于御膳房的一方天地之中,无法接触到外面纷繁复杂的人和物,自然也就难以获取到毒药。
如此一来,便从源头上掐断了下毒的可能性。
至于采膳处,更是难以有机会从中作梗。
毕竟,他们所采购的食材乃是供应整个宫廷上下的,数量庞大且种类繁杂。
他们根本无从知晓御厨们在为皇帝烹制菜肴时会选用哪些食材,自然也就无法精准地在食材中混入毒药。
否则,一旦下毒,极有可能毒杀的并非皇帝,而是那些无辜的小宫女、小太监。
这不仅毫无意义,还会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尚食局则仅仅负责最后的菜肴传送环节。
与普通百姓家庭不同,宫廷中的菜肴在出锅之后,都会被精致的盖菜碗严严实实地盖住,到送上桌后方揭开。
只要全程派遣多人严密看守,不给那些传膳送菜的人留下丝毫独处的机会。
如此这般,他的饮食安全,就再也不是问题。
不过,封禁几乎就相当于“坐牢”了。
故而,不能将御厨终身封禁,那样他们会发疯,在里面做出令人难以预料的事。
对于在里面的御厨,也要有良好的管理。
给他们较好的待遇,相应的娱乐活动空间和时间,以及心理疏导。
故而,朱允熥才定下了三年之期。
在御膳房做三年,出去后便可打着“御厨”的名头自谋职业。
很多达官富贵人家,高档酒楼,都会抢着要的。
再加上御膳房本身给的俸禄也极高,哪怕是封禁三年,相信愿意来的人,仍然会如过江之鲫。
历史上的大明,由于御厨实行终身制,到了后面,子承父业的二代三代御厨,烹饪手艺往往不如自己的上一代,烧制出来的饭菜,味道越来越差。
朝廷又不得不从外面招募新的手艺高超的御厨。
但原来世袭的二代三代,并不能就此开除,而是继续拿银子养着。
新进来的,又再次世袭,再次变差,使朝廷被迫再次招人。
如此一来,御厨的规模越来越大,直至膨胀至近万人,完全失控!
朱允熥如今实际三年任期制,也彻底断绝了这一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