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 第二百三十六章 统治的艺术多谢相助(第1页)

第二百三十六章 统治的艺术多谢相助(第1页)

自古至今,儒家思想与君权的关系便十分复杂。

儒家尚“礼”。

对维护君主专制十分有利。

但其中也不缺少对君主的制约之意。

一直到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和“大一统”之说。

实际上是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极大的改良,使其对君主制的维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这样的改动让统治者十分满意,然后,才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可此前的儒家八派,并没有消失。

儒家内部不同的思想争论,还在继续。

圣人说过很多话,可该怎么解释,却是一件很值得商榷的事情。

“代圣立言”,一直都是天下读书人的至高追求。

如何驾驭儒家,使其为自己所用,也始终是历代君主必修的功课。

朱允熥此前并没有想过太多。

他劝方孝孺去讲课,去开儒家新学,只是为自己未来的改革做好思想建设,铺平道路。

可这次,齐泰和黄子澄的事情,给了他启发。

黄子澄关在刑部大牢,层层防护,守卫森严。

按理来说,是绝无可能接触无关外人的。

然而,齐泰竟然能自由出入,与黄子澄密谋,写出这么多陷害别人的供词。

为黄子澄和齐泰提供方便的人,便绝不是一个两个官员,而是许多人一起联手。

对掌权者而言,下面的人联手欺瞒自己,是非常危险征兆。

这时候的朱允熥,突然意识到一件事。

自程朱理学以来,儒家对人们的思想禁锢,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按理来说,此时的朝堂,应该是最稳定的。

因为大臣们的思想和认知空前统一。

但实际情况刚好相反。

在历史上,有明一代,东林党争不断,儒家读书人与皇权的矛盾不断激化,难以平息。

后世的皇帝又不得不放出司礼监,重用厂卫来对读书人进行制衡。

最终搞得朝堂乌烟瘴气,大明走向衰败。

明实亡于党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