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此间变革,牵涉者众多,杨某以为,此事太孙殿下绝不可亲自下场。”
表面上看起来,这很简单的两件事,也似乎是天经地义之事。
但以杨士奇的才思,自然在瞬间便想到了许多。
要怎么施行呢?
无论怎么做,都会极大的损害既得利益者。
说白了,他们就是更愿意利用资源优势来封锁下层的上升之路,固化阶层。
宁愿最后被造反推翻,也不愿意自己主动放弃下位。
朱允熥要让底层都有饭吃,可以通过增加国家的粮食总产量来实现。
这一点在以前看起来遥不可及。
但随着一系列国策的推行,如今想来,这似乎也不是多难。
可要让底层精英都能脱颖而出,则不一样。
因为这意味着将有大量统治阶层掉落下去。
这件事的难度,就在于它会让统治阶层人人自危。
封锁底层上升之路,或者只留下极小极小的通道,是符合所有上层阶级利益的。
直到最终封锁不住,王朝被推翻或取代,统治终结。
但历史之所以不断重复,就是因为人性的弱点都是相通的。
人性有一样的弱点,历史也就会不断循环往复。
杨士奇一拜,道:“太孙殿下天资横溢,举世无双。”
“时至今日,朝堂上也再没有敌手。”
“但自古帝王治国理政,真正的敌人从来不是某一个权势人物。”
“而是无处不在的利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往利往。”
“争夺储君之位,太孙殿下只需要打败一两个敌人。”
“可依太孙殿下的想法,变革根本制度,太孙殿下要面对是,是整个朝堂,乃至由此而下,错踪复杂的各方势力。”
“昔日太宗皇帝南征北战,所向披靡,争夺天下,何等天纵英才,却奈何不了小小的‘五姓七望’。”
“今日太孙殿下若要变革,所面对的反对势力,较之‘五姓七望’,又何止强了千倍万倍。”
“唯有垂拱而治,不闻不问,暗中布局,方有获胜之机。”
朱允熥深吸了一口气,道:“你所说的,我又何尝不知道呢?要不然,去白鹿书院讲学的人,便不是方孝孺了。”
方孝孺并没有在朱允熥的手底下做过官,更没有被朱允熥提拔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