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朱标在世时,去秦中视察,便下令遍赏秦中所有百姓。
但那一次,每户不过赏钱百文而已。
毕竟,老百姓数量庞大,赏赐太厚,朝廷也承担不起。
每户赏银二两,这在大明历史上,还是首次。
有钱拿当然大家都开心。
百姓们第一次感到,原来朝廷打了胜仗,对自己等人还有这般好处。
也令他们对对外发动战争,不知不觉间,态度有了不小的变化。
毕竟,谁不想分钱呢。
其实应天府百姓分的钱并不算多,真正厚赏的,自然是大明海军将士,以及沿海曾经被倭寇侵犯的人家。
海军将士自然不用说,人均几百两银子的赏赐。
对他们来说,一切都仿佛做梦一样。
虽然是出海几个月才归来,但这笔买卖,实在太划算。
他们当中有不少人,以前都曾在大明别的军队服役。
因此也深知,想要立军功拿封赏,可没有那么容易。
在前方冲锋陷阵,也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受多少罪,多少次出生入死,多少回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一个死去,最后自己还能侥幸活下来,才能立功受赏。
而这时候,往往自己身上也早已伤痕累累。
如果运气好,没有被安排上前线冲锋,才可能安然无恙地活着。
但仍然会吃很多苦,且没有啥战功,得不到封赏。
战功很诱人,却不是很容易得到的。
可跟着太孙殿下出海一趟,最多只能说是有惊无险罢了,收益之高,回报之丰厚,却是从前做梦都不敢想的。
将士们都很清楚,这个功,根本不是自己立的,而是太孙殿下赏赐的。
真正的功,就应该全归太孙殿下。
但太孙殿下就这样赐给他们了。
顿时让将士们感激无比,对朱允熥也越发忠心。
原来被倭寇抢掠的沿海百姓,就更不用说了。
官府从来没有赔偿过他们的损失,他们也不敢有那样的奢望。
谁家撞上了倭寇烧杀抢掠,只能算谁家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