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
如果一犯事就面临被削爵的惩罚,那宗室子弟确实会谨小慎微。
地方官吏也很容易对他们加以管制。
“太孙殿下言之有理,我身为宗人令必定对宗室子弟严加管教,该削爵的,绝不含糊。”朱棣站出来支持。
官员们说宗室子弟犯事难以管教,不就是在等于说他这个宗人令管教不力吗?
朱棣当然要站出来为自己正名。
何况,朱允熥所制定的新宗室制度,对其他藩王和宗室子弟自是十分不利。
但对他朱棣来说,却未见得。
毕竟,如今他身为宗人令,两个儿子一个管着税务司,一个管着大明制造局。
怎么看建功立业的机会都比别的藩王儿子大得多。
封铁帽子亲王,赐世袭罔替的爵位,虽然明显是朱允熥拿出来的诱饵,但朝廷还是总要封几个的。
要不然,怎么激励人心呢?
毫无疑问,他朱棣的子嗣是最有可能被封的。
朱棣当然也就不会反对新的宗室制度了。
“太孙殿下,若藩王需要建功立业,才能获得世袭罔替的爵位,他们必定会发动对外战争。如此则朝野再无安宁之日。”
终于有官员直击要害,说出了自己心中最为关心的事。
有人带了头,其他人也就不再遮遮掩掩。
“是啊,这岂不是鼓励藩王肆意对外用兵吗?”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切不可轻启战端!”
“如今天下已经一统,四海升平,朝廷又准备对谁用兵呢?”
“若天下尚未统一,用兵自是无妨,我等也会全力支持。可如今大明已经统一天下,岂能再轻动刀兵?”
“化外蛮荒之地,与我大明隔山隔海,得其地其民,皆不能为我所用,得之无益!”
“征战不休,百姓不得安宁,大明江山亦会不稳!”
“此旨意虽然本意甚好,但所造成的后果,却难以预料。”
“太孙殿下三思啊!”
“太孙殿下,还是请陛下收回旨意吧。”
朱允熥端起桌案上的茶,喝了一口,很是淡定地听他们说着。
足足过了一刻钟,众官员才终于不再说了,都将目光望向上首的朱允熥。
“说得没错,新的宗室制度,就是鼓励藩王和宗室子弟为国建功立业,开疆拓土。”
此言一出,众官员顿时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