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先包围倭寇,断其海路,再派人去浙江,调遣大军前来围剿。”
别看倭寇只有三千人。
实际上,三千倭寇已经是非常庞大的数量了。
历史上,嘉靖年间,曾有五十几名倭寇,纵横浙江、江苏、安徽三省,一路烧杀抢掠,最后打到金陵城下的奇事。
也有过七十几名倭寇,同样是横跨三省,在二十几个县肆虐,杀死杀伤四五千人,才被剿灭的事。
固然,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主要是明朝中后期,官府腐败,军备松驰,士兵无心应战。
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倭寇的战力之强!
这里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大明的军队,是半耕半战的。
平时为民,战时为兵。
说到底就是一群拿起武器的农民。
武器还都是破破烂烂的。
真正能打的,只有武将身边的少数亲兵。
但倭寇不一样。
每一名倭寇,无论是从倭国过来的真倭,还是混杂其中的江洋大盗,他们都是真正的职业强盗。
杀人对他们来说,就是家常便饭。
他们当中也没有老弱病残,全部都是壮年精锐。
因为老弱病残是很难做强盗的,只能自己退出,或者干脆就是被曾经的同伴杀了。
这样的职业强盗,几十个人的战力就很强了。
普通县城的衙役,还真挡不住他们。
当然,明初的军队,战力远不是中后期可比。
但卫所兵都有大量的老弱病残,也在半耕半战。
除了北方边塞的明军,仍是精锐中的精锐以外,南方和平了二十几年,许多卫所兵已将精力主要放在耕种上,而非作战了。
倭寇则是纯精锐,有多少人都是实打实的。
三千倭寇,实际上就相当于数万军队。
朱允熥率领的大明海军,都是新军。
张辅心里总有担心。
一支新训练出来的军队,没有经过战场血与火的考验,它能行吗?
基于此,稳妥起见,他才提出围而不攻的建议。
反正从地图上看,翁山县距离大陆不远,将倭寇围住,就是瓮中捉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