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季安愣了下,旋即喜不自禁地磕头道:“谢太孙殿下。”
周围一众国子监官员,教习,亦是如此,个个皆感动不已。
在民间的传说中,太孙殿下与苛刻的皇帝陛下不同,他甚至被一些人私底下称为“财神爷”。
因为无论是大明日报的报社,还是大明银行的职员,再或者是大明制造局的工匠,乃至大明军事学院新召的学员,太孙殿下都给出了十分慷慨的报酬。
那是在老朱手底下干活时,做梦都不敢想象的薪俸。
但太孙殿下随手就给了。
就连从前官员的俸禄,因为一多半都是严重贬值的旧钞,也令许多穷苦出身的官员生活难以为继。
自太孙殿下监国,发行新钞以来,这种局面便得到了彻底扭转。
官员们的俸禄虽然没有增加,但因为发的钱都是实打实的,故而到手的收入,实际上是大大增加的。
这也令许许多多的穷官,对太孙殿下都感激不已。
国子监的官员,上一刻还在为不能再收受馈礼而痛心,可听到领双份俸禄,顿时心里又舒畅了许多。
如此一来,至少往后还是生计无忧,小日子仍能过得很不错。
朱允熥很清楚,老朱给官员所定的俸禄,委实太低了。
以前大明朝廷缺钱,但如今却并不缺了。
杨士奇执掌的大明银行,正在源源不断的吸入数不清的财富。
如今大明银行的存款总数,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一亿两白银。
这个数字每天还在不断的增加,因为更多的分行,正在各地不断新设,吸纳更多的存款。
当然,银行的钱,是民间存款,不能随便乱用。
可存款进来了,总归得放贷款出去,银行才能正常运转。
大明制造局已经借了三千万两白银。
朱允熥打算让大明朝廷,也借三千万两的国债。
大明军事学院招收学生的开销,正是从这里面出。
国子监各级官吏,教习的双俸,也是一样。
这些都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真正的大头,还是接下来朝廷要搞的大基建工程——修筑水泥路!
至于还债,朱允熥也一点都不担心。
别看现在大明朝一年仅仅两千多万银子的税赋,其中许多还是按粮食折算出来的。
可一旦大明进入大航海时代,开启工业化,那朝廷每年能征收的税赋,就会立即飞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