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前世便记得名字的明初官员不多,夏原吉正是其中之一。
此前翻阅吏部官员名册,并没有发现有这个人。
原来对方此时还在国子监念书。
朱允熥这句话一出口,周围众人都惊讶不已。
夏原吉不过是国子监的一名普通监生罢了。
出身平凡,也不是勋贵荫监,太孙殿下竟然听说过他的名字。
夏原吉亦大感诧异:“太孙殿下听说过生员的名字?”
朱允熥立即明白自己有些失态了,以太孙殿下的身份,本不该对一名普通的国子监生员如此。
“本宫之前听人说,有一个名叫夏原吉的人,文章写得不错,可是你吗?”
他淡淡笑问道。
夏原吉尚未开口,旁边的教习已抢先道:“夏原吉确是众多学子当中,文章写得最好的一个。”
朱允熥点了点头。
他隐约记得历史上夏原吉最开始的官职,便是负责撰写诏书。
若非文章写得好,也不会挑选他担任这项工作。
夏原吉没有给后世留下什么著名的诗词文章,大约是一心做官去了。
这很正常。
喜欢写诗词文章抒发志向的,大多数都是官场不得意的人。
“老师谬赞,学生愧不敢当。”夏原吉应声,态度恭谨。
“本宫身边正好缺少一名文章写得好的人,你既是国子监生员,总是要出仕的。从即日起,就到本宫身边听用吧。”
朱允熥正愁手中能用的人手不足,此际见到夏原吉,当然不会放过。
此言一出,一众学员皆震惊不已,连教习也惊得瞪大眼睛。
到太孙殿下身边听用?
日后便是潜邸之臣,前途不可限量啊!
这名学生,要一步登天了!
夏原吉也激动得浑身颤抖了一下。
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莫名其妙的被太孙殿下看中,就因为刚才最先识破太孙殿下的身份吗?
国子监近八千学员,每年还会新进数千人。
虽说大家都会出仕做官,但其中真正能做到高官者,又能有几人呢?
何况他不过是普通人家出身,想要在官场上步步高升,便更是难上加难。
可如今被太孙殿下选在身侧,一切便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