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东西的工艺和技术,需要非常严格的保密。
因为接下来,他要制做的东西,是大明宝钞!
大明建立不久,为了解决朝廷的财政问题,支撑军队作战,尤其是军功赏赐,老朱便开始琢磨发行纸币。
洪武七年,大明朝廷设宝钞提举司,统筹发行宝钞的事。
洪武八年,开始正式印制大明宝钞。
宝钞的印制,对解决明朝初期的财政问题,起了很大的作用。
毕竟,王朝初创,战事不断。
打仗打的可不就是钱、财、物吗?
一直打仗,国库开支的情况,可想而知。
正是靠着印钞,才维持了下来。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宝钞已经渐渐失去了原本的价值和信用。
原因很简单,老朱对印钞没有节制,随心所欲。
倒不是说,老朱真的就完全不懂印钞太多的坏处。
只不过,在老朱看来,这个问题,相对于解决朝廷需要的钱财开支,没有那么重要。
两害相权取其轻。
多印一点宝钞,朝廷的日子好过一点。
反正纸钞不像银子。
纸钞不仅容易损坏,本身也是有保存期限的。
损坏了就可以发新的。
到了保存期限换新的,也要折价兑换,甚至根本不给兑换。
如此反复循环。
朝廷不就可以无锚印钞,从百姓手中换取财富了吗?
故而,老朱印起钞来,非常随意。
特别是当朝廷需要钱的时候。
比如说,前线打了大胜仗,要犒赏三军将士。
可是,朝廷又没钱,怎么办?
要知道,这时候的明朝,军队的军饷、粮草开支,都是各军通过屯田,自行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