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勋贵是最早追随老朱打天下的人,在朝中势力庞大。
虽然此前经过“胡惟庸案”的打击,一大批人被处死,但仍然有蓝玉、冯胜等许多人,根基依然深厚。
而他们当中,大多是武将勋贵,文官极少。
浙东集团就不一样了。
浙东集团以刘伯温为首,基本上都是文官,极少有武将。
虽然如今刘伯温早已逝世,其他首领人物也要么被贬,要么处死流放,或者已然生病老去。
但同样,他们的势力还在,后继仍然有人。
毕竟,朝廷要依靠文人治理天下。
老朱也要平衡朝廷内部的权力。
吕本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他本来应属淮西勋贵里面的一员。
却因为自身是文人,因而与浙东集团的文人关系密切。
这样一个左右逢源,又位高权重的人物,其人脉之深厚,可想而知。
而且,吕本没有儿子,仅有一个唯一的独生女,便是吕氏。
吕本如今虽然不在了,但他曾经积累的政治资源,自然是全留给了吕氏。
吕氏又是朱允炆的亲生母亲。
这才有了文官集团对朱允炆不遗余力的支持。
杨士奇沉声道:“献王对殿下的威胁,并不是他有多大的势力,多强的本事,而是因为他的背后,站着吕妃娘娘。”
“而吕妃娘娘,恐怕才是殿下接下来,将要面临的最大威胁。”
他的声音很低,特意压低了。
尽管亲自检查过外面的情况,又有侍卫守得水泄不通,却还是下意识的将声音说得很低,唯恐有半分泄露。
但这仅微弱可闻的声音,入耳之时,又变得响亮无比。
只因所说的内容,太过于惊骇。
屋子内烛光晃动,照映着杨士奇的脸。
清晰可见的凝重。
朱允熥轻轻咳嗽了两声。
又一次动了动躺着的身体。
“殿下依靠一个“孝”字,赢得今日朝堂之争。”
“但吕妃娘娘从小将殿下抚养长大,她又是陛下亲旨扶正的太子妃。”
“依礼法,殿下要侍奉她如亲娘一般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