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此诗——过于狂妄,大逆不道!
朱允熥却丝毫也不在意。
念完诗句,他谦虚道:“诗词小道,我向来不甚在意。”
“今日不过不得已而为之。”
“至于水平高低如何,就请黄先生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点评一二吧。”
黄子澄不回答,恭身向老朱拜道:“还请陛下圣裁!”
太监将写好的诗词呈上,老朱静静看着,半晌不语。
“唉!”
许久。
老朱轻轻叹了口气。
气势磅礴!
当真是气势磅礴啊!
作为只念过两年私塾,后来全靠自学成才的人,若说老朱与传统的文人有什么不同,那大概就是没有他们身上那种儒腐气。
比如说,老朱就很痛恨写奏折文诌诌的人。
有什么话好好说不就行了吗?
偏偏要秀文采!
故而,老朱连下圣旨,都经常用白话文。
但即使如此,仍然难以扭转文人酸腐气。
有时候,他也只能徒叹奈何。
对于诗词,老朱曾经写过“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
他对此诗极为得意。
自认为语言平实,也写出了自己的英雄豪迈气,远非酸腐文人能比。
但今日见了朱允熥写的诗词,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豪迈,什么叫气吞山河!
居然还如此朗朗上口。
“此子类我!”
老朱心中闪过一个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