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一秒钟不到就把“查案子”抛诸脑后,一窝蜂涌向西域商人留下的店铺。
“哎哎,这和说好的不一样啊……唉算了!”
爪牙韦待价躺平了,只愿这帮今个打们能别惹事就行。
一到地方,果然——
人头攒动,秩序井然。
自从没有了少爷们的鼎力相助,施粥铺的一众帮工终于能心无旁骛地工作,效率大为提升,来这里领粥的贫民也越来越多。
甚至这个“李明皇子粥摊”名声太大,吸引不少热衷慈善的善男信女共襄盛举。
他们在这里向穷人施舍食物、薪柴、衣物等等,相应的又吸引来许多摊贩,形成了奇特的“李明经济区”。
孩子们眼看着自己离开以后就蒸蒸日上的事业,都沉默了。
“都因为奸臣当道,才导致民不聊生,越来越多的百姓不得不领取施舍!”长孙延愤然道。
群臣立刻附议:“没错没错!”
大唐换了个角度又输了。
在一片清君侧的高呼中,孩子们回到了忠诚的施粥摊。
眼尖的难民立刻看见了那熟悉的小身影,惊喜地高呼:
“殿下!李明殿下来了!”
“殿下亲自来看我们了!”
“阿弥陀佛,求殿下保佑我家小儿子的病快点好起来……”
呼啦啦,所有贫苦百姓齐刷刷跪拜在地,欢呼声山呼海啸。
李明十分自然地走进人群,扶起身边的百姓,谦虚地说:
“哪里哪里,折煞我也,都是那些帮工的功劳,你们应该感谢他们才是。”
他是真心这么说的,而百姓们也是真心地感激着他的。
要不是李明皇子开了头,上面那些人根本不会向这些收不到税的流亡客籍、贱籍人户多看一眼。
韦待价怔怔地看着。
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这一幕他只在儒家经典里读到过,描述的无不是正义之师、或千古名君。
可自己亲眼所见的,竟是发生在一个让自己恨得牙痒痒的熊孩子身上……
他愣了好一会,才猛然想起自己的职责,拼了命挤进人群,护住正和贫苦百姓互相作揖的李明。
“你干嘛?”李明嫌弃地甩开他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