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中皇帝李忱到如今的咸通皇帝李漼,他们都对归义军充满了猜忌。
张淮深早就对这所谓的大唐失望了,尤其是在陇右突起独大后,他连口号都改成了“汉家不偏安”。
“节帅,陇右送来书信!”
忽的,堂外传来禀报的声音,张淮深闻言不假思索:“进来!”
在他的示意下,堂外的别将很快走入堂内,将刘继隆派人送来的书信呈递给了他。
他本以为是刘继隆猜到了朝廷的作为,却不想书信内容却是提醒他河西佛寺僧众的事情,以及征讨回鹘残部的事情。
“看来你也并非料事如神,全知全解……”
望着与自己此时所遭遇事情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张淮深脸上浮现一抹笑容,最后焚毁书信,提笔手书一份,将墨迹吹干后滴上火漆,用自己的私印盖好。
“八百里加急,将这封手书以最快速度送往陇右都护府。”
“末将领命!!”
别将接过手书,随后恭敬退出正堂。
待他走后,张淮深这才与众人讨论起了西州屯田的事情。
至于被他所送出的这份信,大概在十五天后才送抵了陇右。
刘继隆赶在大雪封山前返回了陇右,还没坐下就接到了他这份手书的消息。
“噼里啪啦……”
火墙升起热气的同时,刘继隆脱下大裘坐在主位,拿起张淮深手书仔细查看了起来。
在他得知朝廷的意图后,他当即就笑道:“我们这位至尊的动作倒是不慢,我才把消息送到长安没两个月,他就已经联系上了河西。”
“只是可惜,他与先帝从不会反思他们对归义军的所作所为,以为授予些恩赏,就能让我们这些人纳头就拜。”
他话音落下的同时,也示意沉吟将张淮深手书传给众人阅览。
不多时,手书便在众人手中走了一圈,而李骥见状眼底闪过精光,连忙作揖道:
“节帅,朝廷不义在前,我们为什么还要固守忠义?”
“前些日子末将听崔参军说境内每年有数千学子毕业,他们苦学多年,总不能让他们回家种地吧?”
“倒不如趁此机会将剑南道、山南西道拿下,授予他们可靠的官身!”
“节帅,某附议!”马成不假思索的选择附和,而尚铎罗与崔恕也私下对视,接着对刘继隆作揖:
“节帅,末将(下官)附议!”
堂内不过八人,刨除刘继隆本人外,如今已有半数同意,只剩下高进达、陈瑛,以及法曹参军事兼都察院副使的韩正可没有表态。
“你们三人怎么看?”
刘继隆没有答应,而是询问高进达三人,这就已经表达了他的态度。
高进达作揖道:“节帅昔年以十八字要诀治理河陇,如今中原战事渐安,朝廷四周泰安。”
“我军若举兵作乱,必然成为天下众矢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