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喊口号胜过做实事。
大多数僧侣就是隔三差五到乡间去喊口号,说要他们稳定永租权重建百户区。
就是召集到一起,巡游修士在上面朗读百户区的意义,重要性,如何建立等等。
讲完了,就开始等着乡民们全自动建成百户区。
但要说他们是形式主义,那还真不是。
他们也急啊,各种手段都出了,还经常自己往里贴钱都没用。
也就是说,不管是乡民还是修士,都还是封建王朝老一套。
所谓百户区化与自由,都是新领主的新要求,他们照做就是了。
不知道怎么做?做不来?那就磨洋工钻空子嘛,他们太熟了。
都熟出路径依赖了。
巡游修士们搞形式主义契卡还能管,这些乡民们搞形式主义,契卡难道还能管吗?
总结起来,就是虽然改了个名字叫做司铎修会,但行事风格还是教会那一套。
反倒是安德烈进驻之后,派出士兵,挥舞着鞭子,强行压着这些乡民进行了军屯,并开放了荒地。
如果没有军屯,恐怕上瑞佛郡比现在还要荒凉。
这位安德烈战团长,先是预测了莱亚人的增兵,再是稳固了上瑞佛郡局势。
不得不说,安德烈的确对上瑞佛郡的局势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安德烈·马赛,生年不详,有时自称是三十三岁,有时自称是三十五岁。
至于为什么生年不详,是因为安德烈是孤儿,记不清自己的年龄。
甚至他的姓“马赛”,都并非是真姓而是后来根据从军的马赛军团加的姓的。
在法兰香槟市马赛军团,有一大批原本无姓,加姓马赛的贫民士兵。
就像圣械廷和契卡里,有一堆姓加拉尔的忠嗣孤儿一样。
安德烈被父母遗弃,在修道院里长大。
得益于前代法兰国王的“仁爱国家”政策,这位孤儿在修道院里居然识得了不少字。
不过他虽然长大在修道院,但却与修道院格格不入。
根据霍恩从法兰密探那里调来的情报,这位安德烈战团长可是十三四岁就混迹黑街花巷的主。
后来不知从哪里学了呼吸法,天赋极高,十五六岁的年纪就已经是三段呼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