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没有被喜悦冲昏头脑,而是再次确认。
“没错,我们乃秦墨一派的外传弟子。”王忠十分笃定地说道。
“你们如何证明?”李恪再次追问。
不是他疑心病重,而是墨家早就消失在历史中,现在突然冒出来太过匪夷所思。
“殿下,您随我来。”说着,王忠拉着墨轩转身就走,在前头带路。
李恪隐隐有所感觉对方想要做什么,便转身安排道:
“玄策,你先去安排部队安营扎寨,仁贵陪我来。”
“殿下,是否太过冒险?”王玄策眉头皱得很紧。
突然冒出个老头,还说自己是墨家传人,这太过离奇。
出于安全起见,他是真不建议李恪跟上去,除非有人保护。
“放心,本王自有分寸!”李恪摆摆手,不容置疑地说道。
而薛仁贵也拍着胸脯保证道:“你放心,只要我没死,任何人都伤不到殿下。”
“嗯,那殿下一切小心!”得到保证,王玄策才转身离去。
李恪和薛仁贵对视一眼,点了点头,这才跟上已经走出一段距离的王忠和墨轩。
不久后。
四人置身于地下窑洞中,王忠小心翼翼地点亮油灯,李恪才看清其中景象。
“殿下,这是我们一脉传下的连弩车,不过眼前的仅仅是个模型罢了。”王忠指着最近的一个模型说道。
“额…这模型是我小时候的作业,看着是难看了些奥。”墨轩立马红温了。
小时候,忠叔就跟个严父似的,不断督促他去做一些模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那时候淘气的很,哪肯学啊?!
若非最后吃了一顿柴,他发誓连这个模型都不会去做的。
“这连弩车是不是能一次性发射出60支箭矢?”前世,李恪可没少研究这些。
据他所知,墨家在战争中比较注重防御战,因此墨家大部分发明的都是防御重器。
《墨子。重高临》中记载了一种能瞬发60支箭矢的连弩车,因此他刚才会脱口而出。
“咦~殿下您怎么知道?”墨轩不敢置信地看着李恪。
如此具体的数据,李恪身为一个外人居然能知道,由不得他不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