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来福在第一线和在后两线的不同,就是在第一线,他并非是镇民角色,没有游魂在一开始进入他的体内。
但第一线里,十二号后来也有杀死宁来福,成为了他,十二号绝不会写出这些日记,那因此,她动手这个时间大概率是在七月十七之后。
再后来,她便被宁永寿从宁来福的躯壳内驱赶了出来,跳往了第三线。但她在宁来福这具躯壳存在过的痕迹,仍然是留下了,可以说是一缕精神体,也可以说是别的。
总之,宁来福的主要作用便是这个,打通三线并行。
虽然事实上,宁来福在第三线早早被杀了,最后三线并行的打通也只是一个相当暴力的方式,但一切问题的答案,魔盒游戏确实早已为玩家留下。
由此也可见,在这局游戏内,玩家对副本的影响极可能就是超出一般情况的。
至于宁来福身上藏着的另外一条关键信息,等等再提。
最后,说第三个事件——三线互通后,宁永寿在第一线收购奇异物品,并于全镇通缉中设计杀死了第一线所有尚未跳线的玩家——这个事件,是第一线的收尾事件,在此之后,宁永寿便选择了跳线离开,第一线再无玩家。
很明显,宁永寿在猜到副本存在三线并行的情况后,就选择了自己在这局副本内的道路,即大幅度改变剧情,甚至去创造剧情。只有这样,才能因对剧情的巨大影响,而看清更多东西。
当然,感谢他,这也帮助我看清了很多东西。
接下来,我需要把宁永寿翻出来的这些东西,宁来福身上的另一条信息,以及属于玩家空白期的第三段和第五段,都集中到一起来,因为它们都在直接和间接地告诉我们一个本局副本的隐藏规则。
我把它大体定义为‘有意识的顺序’。
简单来说,就是副本规则在操纵三条时间线时,遵从两种顺序逻辑。
一是这三条线本身的时间顺序,即民国二十年发生的事,会相应地影响到民国二十一年和二十二年。
二是玩家确定观察到的事实的顺序,也就是说,在三线并行的情况下,不仅仅是前线可以影响后线,观察到的既定事实,也可以影响未被明确观察到的。
后者举个例子,如果奇异物品避难所在宁永寿收购奇异物品前,就在第二线或第三线时,就被玩家亲眼确认观察到了,那么宁永寿将无法收购到这件奇异物品,或者它被收购走了,但等到第一线结束,进入空白期时,它又会因各种各样的理由,从宁永寿手中,再次回到周家,确保在第二线或第三线被观察的那个时刻,它仍是当时被观察到的状态。
无论它中间或以后如何波折,副本规则如何操作,玩家观察到的部分,都会是既定的事实。
而间接获知或看到的事物,则不具备‘既定’这个属性。
宁来福身上的古怪和矛盾,和宁永寿的许多行为,都已经将这条副本规则明示了出来。
副本特意设定了时间线与时间线之间,出现玩家无法参与的空白期。不管前线或后线之间出现了多少矛盾和漏洞,都将会被这些空白期内的剧情操作合理化。
增删,扭曲,扳正,哪怕过程离谱,也依旧可以确保既定的事实,依旧是事实。
比方说,第三线里,我观察到某位镇民还活得好好的,在我观察过之后,这位镇民被第二线的某个玩家杀死了,这个玩家已经通过玩家凶案成为了NPC,再次杀人也不会更换躯壳,因此这位镇民是彻底死亡了。
可我在第三线却又观察到了他是活着的。
遭遇这种矛盾情况,副本的这条隐藏规则便会开始发挥作用,利用第二线结束后、第三线开始前这段空白期,理顺这个矛盾。
比如,它可以让一个和这位镇民长得一模一样的人从外界来到朋来镇,改成这位镇民的名字,因为我只观察到了这位镇民活着,未听他谈过他的过去。
当然,如果听过,那它就会继续再补。以正常的、科学的手段,以不正常的、不科学的手段,皆有可能。
这也是这局副本难度高的具体体现之一,混乱。
甚至我认为,混乱,同样是这局副本的基调。
第二段的分析大概就是这些,第三段和第五段这两段空白期,也都一并在这里讲过了。
这两段空白期里,值得详说的大事没有,一些小事总结起来无非就是黑白子的各种对抗与妥协,以及一些填补漏洞的剧情。
掰开来细说,也无法让谜底更齐全,我也就不浪费时间了。对于空白期,只需要看透它‘实时变动’的本质与‘顺序逻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