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儿又担心明天没人卖。
一会儿又希望接下来几天多卖点。
兄妹三人都在各自的胡思乱想中睡去——
有了第一天的经验,今天江盼他们收拾的不慌不忙。起的比昨天晚,收拾完还比昨天早。
等林进宝过来吃了早饭,四人就前往庙会的地方摆摊。
包子摊老板来的最早,还是占的原来位置。
看到江盼一行几人,老远就打招呼:“这儿,这儿,给你们留了位置。”
因昨天卖的实在火爆,江盼他们刚到,就有人等在旁边准备买串串和酸梅汤了。
“我要五十文的,荤素老板你看着搭配。”
“我要一杯酸梅汤,可以多加点珍珠圆子吗?”
“素菜十串,荤菜五串,再来一杯酸梅汤,一起送到对面馄饨铺。”
经过昨天一天,江盼和林进宝配合默契,林进宝负责拿东西,江盼负责算钱收钱。
一上午忙忙碌碌,终于到中午饭点。
冷串准备的比昨天多,剩的还比较多;酸梅汤量跟昨天一样,到现在也就只剩个底。
江盼见这情况觉得只买一上午有点可惜,下午正是天热人多的时候,琢磨着晚上回去想办法多煮一桶。
正这么想着,前面来了一位客人,江盼一看昨天来过,于是笑着问:“嫂子,今天珍珠圆子有多准备,要来一份吗?”
眼前客人就是昨天想单独要一份珍珠圆子的,没想到江盼还记得她,有些惊讶,毕竟这一天人来人往的,这个摊子生意又好。
被人记住毕竟是一件开心的事,王娘子笑着道:“小兄弟你眼力真好,这都能认出我。”
江盼乐呵呵:“那肯定得记住啊,我回去还专门多做了点珍珠圆子,一上午都没敢多卖,就怕万一嫂子您今天又来跑空。”
“小兄弟真会说话。”王娘子被江盼哄的哈哈大笑:“你这一份打算怎么卖?”
江盼:“嫂子你也看到了,我这一小勺就一文钱,实在是材料难得,工序复杂。但既然您都来了两次,我怎么也得给您让一份。一竹筒您给二十文,不会让您吃亏。”
王娘子琢磨了一下比加到酸梅汤划算,实在是这个口感家里老人孩子都喜欢,而且颜色也太漂亮。
见江盼用来放珍珠圆子的大海碗里剩的也不多,就说:“你碗里这些连带碗,我五十文带走吧,多多少少的,小兄弟你就吃点亏。”
江盼看也没剩多少,顶多也就两竹筒,碗也不贵,便应下,用荷叶将碗盖严实,递给王娘子。
他又特意嘱咐:“嫂子,家里如果有牛乳或羊乳的话,加一起吃味道更好。用来跟米酒一起煮也行。就是老人孩子不可一次吃太多,怕不好消化。天气热,也不要放太久。”
“行,小兄弟你可真周到。”王娘子将铜钱递给江盼,又问:“我吃这个口感,有点像糯米,都糯叽叽的,只又不是糯米,不知是用什么做的,尤其是这颜色,真漂亮。”
江盼笑着摇头:“配料肯定不能跟您说,我就指着这个赚钱呢。不过庙会结束过几天我会去城安县摆摊,就在东市。嫂子要喜欢吃就多来照顾我生意,顺便帮我宣传下,我到时候给您多送点。”
“那行,过几天到东市找你。”
王娘子走后后面陆续又来了几个人,虽然冷串准备的比昨天多,但还是很早就卖完了。
今天有个插曲,对面卖烤串的丁熊富早上刚来没多久就给江盼又送了一把烤串,江盼尝过后就发现按着昨天他的法子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