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得一个人,静静。
仔细想想。
不想,当她绕过一座四扇绣梅蓝竹菊的屏风后,却一眼看见小书房的窗边坐了一个不该在此的人。
顾知灼惊讶地微微睁大了眼。
玄衣青年发如乌墨,肤白似雪,气质如冰雪般清冷寒冽。
他身姿笔挺地坐在窗边,高挑的身躯哪怕坐着也如山岳般巍峨,右手拿着本书,拿书的手指根根分明,白皙如玉。
窗口的阳光在他周身镀上了一层金粉,有种如梦似幻的光彩,俊美不似凡人。
明明眼前的青年只不过是一个有几面之缘的陌生人,可此刻在顾知灼的眼里,他的出现竟然让她有那么一瞬间的安心,如同在满天的云雾阴霾中看到了一线光亮。
眼前就有把利刃可以借。
再看窗外那灼灼的灿日,顾知灼登时觉得豁然开朗,这才迟钝地发现外面阴沉的天气不知何时又转为晴朗。
碧空白云,清风朗朗。
她心下也隐隐有了主意。
谢应忱听到动静,放下手里的那本《伤寒论》,抬眼朝她看了过来,墨黑的狐狸眼幽深如古井,斜眼看人时,犹如勾魂夺魄的狐狸精。
“顾二姑娘,坐。”谢应忱平静地说道。
淡淡懒懒的音色敲击在人的耳膜上,格外的清冷悦耳。
他这是把这里当自己家了吗?顾知灼心里默默腹诽了一句,但对上谢应忱的脸时,笑容绮丽如晨曦。
“顾世子忽然过来,可是有什么事?”
她随口问了一句,礼貌周到地先去给谢应忱倒了杯花茶。
等她端着茶水、点心与蜜饯走到书案前时,不由面露尴尬之色。
她这两天在整理崔姨娘送给原主的东西,和文房四宝一起全都堆在了书案上,有《女戒》、《女训》、绢花帕子、银镯、摩喝乐等等,书案上凌乱不堪,连放茶盏的空隙都没有。
顾知灼一手拿着托盘,另一手随意地推了推案上的几朵绢花,绢花下的一串红玛瑙手串一不小心从书案上滚落。
“哗啦”一声,串珠子的红绳倏然断裂,那十几颗指头大小的红玛瑙珠子一下子散落在地面上,滚动着,弹跳着,惊得原本停在窗外枝头的三四只雀鸟惊飞,“叽叽喳喳”地叫着,几片羽毛从半空中飘落,鸡飞狗跳。
顾知灼傻眼了,两眼圆睁,呆愣地看着一片羽毛飘进了屋。
她很快就回过了神,笑靥如花:“喝茶。”
她把茶水、点心和蜜饯放到了谢应忱手边,也不去管地上还在零星滚动的那些玛瑙珠子。
只要她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谢应忱忍俊不禁地弯了弯唇,从怀中摸出了几张绢纸,放在了那本《女戒》上,“我找了五个伤患试药,这是他们的脉案。”
顾知灼眼睛一亮,连忙抓起了这叠脉案。
这一看,却是呆住了。
她勉强可以认得出脉案上的人名、年纪,可后面就……云里雾里,一窍不通了。
写脉案的人写得一手龙飞凤舞的草书,简直就跟鬼画符似的,她瞪得眼球都要凸出来了,只识得零星几字,看得她整个人都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