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盎已经在两边高句丽船队与倭人船队叫嚣的时候,把舰队缓缓的移动到了最合适的上风口位置。
升帆。
船开始提速。
两侧总计六十四门火炮,前六后四。
大唐版的战列舰。
当火炮齐鸣的瞬间,至少五十里范围内,只见木片在飞舞。
像那种,只有二十多人,还在用桨的小船。
一炮,无论击中任何位置,船毁人落海。
倭岛此时的造船业还处于原始阶段,除了大一点的运兵船之外,多为单层结构的中小型船只,数量多,抗风浪能力差,也不可能承载重型武器。
作战方式,还是使用弓箭与长矛,没有多少远程攻击的手段。
船只小,甲板究竟有限。
短兵相接,是最好的战术。
短兵!
面对唐军船上配的已经技术非常成熟的,两寸、两寸半火炮,不可能让他们有接弦的机会。
限制唐军发挥的,只有装弹、清膛、再装弹的速度。
面对倭军的密集船队冲锋。
有船打出了一炮击伤四艘倭船的华丽战绩。
一但冲锋失利,密集的船队失去了机动力,对唐军士兵而言,比打靶船更轻松。
而面对高句丽船队。
高句丽用的船型,多是前隋,甚至更高,晋末时代的船。
这种船,唐军有几百艘都变成靶船了。
唐军士兵,不要太熟悉。
所有船只的弱点都清楚,火炮就盯着弱点,往往几炮就打的船只出现大幅度的侧倾。
恶梦。
泉太柞父子跪在甲板上,所乘坐的船已经在全速逃离,可船上的人依旧感觉慢。
高句丽的将军、士兵们已经吓破了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