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8px){show-app2-ntent
show-app2-detail
show-pc{dispy:
none;}}
show-app2-ntent
i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50;}
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0
3px
3px
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g:10px
0px;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
retive;le-height:
22px;}
show-app2-button:after{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te;:3px;right:3px;}
许其勋是个早熟的少年,虽然只比冯紫英大一岁,但是十六岁的年龄对于一个已经在外打磨了几年而且又被冯紫英耳濡目染甚至刻意灌输之后,他已经有了一些觉悟。
如果是许其勋考过了就好了,那对自己帮助就更大,没想到是意料之外的方有度,冯紫英不无遗憾,但是这种事情他却无能为力。
不过他相信许其勋下一科应该问题不大。
南直隶那边本来科考竞争就要比北直隶大得多,方有度能过而许其勋没能过,某种程度上也说明这种考试不确定性因素比较大,除非你有绝对把握,所以自己在北直隶这边过试也如范景文所说,的确是占了一些便宜。
冯紫英从进入书院就可能如阁臣们甚至是皇上之眼,这不妨可以大胆一些,锐利一些,哪怕是触怒一些人,也不打紧,关键是要中式。"周朝宗背负双手沉吟了一下,"这番话怕是山长和掌院都不会与你说,毕竟这也关系到你中式之后的事宜,……"
冯紫英眉毛微微一动,这个建议可谓大胆,就是要让自己去哗众取宠博得眼球关注了,但不得不说这应该是最适合自己的。
能够进入春闱大比的,自然都是经过了血雨腥风拼杀突围出来的,自己相比起这些人来,像练国事、韩敬、许獬这些人,在经义上差距极大,便是范景文这些人也可以反复碾压自己,唯一优势在时政策论。
可是能入围者,在时政策论上肯定都不会差距太大,那么要想搏出一条路,甚至直接上位,那就肯定要有吸引人眼球的东西。
按照大周惯例,主考会由首辅之外的内阁阁员,副主考则会有礼部或者吏部的侍郎担任,这是关键,同考基本上是由翰林院的侍讲侍读撰修以及左右春坊和各部主事以及各科的给事中们充任。
一般惯例,同考定是否中式,主考定层级,也就是说能否考中入围一般是同考官看好,那么就能入围,但是定你名次,则基本上是主考来,但是这也不是决定,主考和副主考会抽看部分被定为优秀或者落榜者的卷子,以防缺漏。
过于出挑,可能会被直接黜落,而如果稍微收敛,自己经义和文字功底上的劣势可能就会更明显,让自己难以引人注意,按照今科参考者多达四千八百人,中式录取可能会是在三百八十人左右,这样庞大的一个精英群体中,自己这是要去搏一把眼球被直接黜落,还是被隐没
所以周朝宗给的建议可能就是一柄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