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北宋]给苏轼当弟弟的那些年 > 第 39 章(第4页)

第 39 章(第4页)

京城没了无忧洞这个贼窝,外城的百姓出门都能安心不少。

皇帝本来还在担心宗室的糟心事,想到百姓面上也多了些笑意,“此事有赖包卿筹谋,朕不敢居功。”

说起来,包卿奏折中提到的那位苏家小郎应要重赏才是。

若非他被迷进无忧洞,无忧洞里的亡命之徒不会连夜聚在一起找真凶。他们没有聚在一起的话,围剿的时候便会有无辜受害者丧生。

最重要的是,那小郎君的记性宛如妖孽,只去一趟就能画出里面的地图。

那张图他看了,都水监的官员拿着工具去画都不敢说能画那么精准,给他们十天半个月他们也画不出来,而那小郎只花了半天时间就画了出来。

只记性好也就罢了,那孩子小小年纪便考入太学名列前茅,若无意外将来也能金榜高中。

有此天才,真乃大宋之幸。

包拯叹息,“苏小郎的确天纵之才,只是这次在地下水渠待的时间太长,又强忍惊惧画下无忧洞的舆图,这几日松懈下来后便一病不起,也不知何时能好。”

皇帝眼皮一跳,“朕派太医随包卿前去诊治,断不可让那苏小郎病出好歹。”

先帝曾以神童召试赐晏殊晏相公进士出身,此后晏相公平步青云官至宰相,至今提起仍是美谈。

他年过半百还未曾发现能和晏相公比肩的神童,好不容易出了个苏家小郎,可不敢让他出事。

快快快,太医院的太医都跟包卿去给苏小郎诊治,谁擅长治苏小郎的病谁留下,等苏小郎病好再回宫复命。

整个太医院都去!宫里一个不留!

记住!宫里一个都不用留!

殿中众人:……

为什么感觉官家是为了打发包拯走才这么着急?

不管怎么说,有太医跟着回去总不是坏事。

几位老臣行礼退下

,走到宫门口时,庞太师拦下包拯问道,“苏小郎,可是上次在开封府见到的那位小郎?”

包拯点头,“正是。”

庞太师叹了口气,看看人家孩子,再看看自家孩子,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

算了算了,别人家的孩子是宝,他家的孩子也是宝,傻是傻了点儿,至少人还好好的。

回府看看家里有没有什么适合少年郎的补品,神医叶青士这些日子好像也在京城,待会儿派人去请一请。

高热不退很危险,孩子还是活蹦乱跳的好。

另一边,苏洵去打听京城有哪些医术高明的大夫,正好也打听到了神医叶青士身上。

小小苏是剿灭无忧洞的大功臣,都不用老苏开口相求,叶青士带上药箱就直接跟他走。

老苏带着神医回家,看到包拯带了个太医院上门。

老苏:……

怎么感觉包公更像他儿子的亲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