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家的大门敞开,管事带着下人往外撒铜钱,让大家都沾沾喜气。
巷子里,鞭炮声噼哩叭啦地响着,红色的炮纸洒落在地上,带来一阵喜庆。
报喜官拿着傅家准备的丰厚赏银笑盈盈地离去。
这一日,来柳文巷的报喜官有好几个,住在这条巷子里的好几个举人都榜上有名。
当然,最让人瞩目的还是傅闻宵这位会元。
京城里人人都在讨论南郡省的傅闻宵,甚至想到他是南郡省的解元,在此之前,还是小三元……
莫不是要来个六元及第?
来傅家道喜的人一波又一波,都没个停歇。
除了左邻右舍外,还有京城里的那些士子,有中榜的,也有落榜的,不管如何,都特地过来道个喜。
眼下虽然还未参加殿试,不过傅闻宵这会元的名次肯定不差,中进士是板上钉钉的事,说不定为了“六元及第”的好兆头,还能展望一下状元,届时定会被留京。
这种事大多数人门儿清。
不说那些对傅闻宵身份心知肚明的人,就是那些并不清楚的士子,都明白傅闻宵将来的前程极大。
汪举人也来了。
他过来就笑呵呵地拉着傅闻宵,恭喜他高中会元。
傅闻宵也说道:“恭喜汪兄榜上有名。”
这次的会试,汪举人高中第二,若无傅闻宵,想必他便是这次的会元。
不过汪举人丝毫不在意自己的名次,反而笑道:“这几年,和傅贤弟时常探讨学问,受益匪浅,此次能高中第二,亦有傅贤弟的功劳,若不然,只怕还要往后挪几个名次。”
对于傅闻宵夺得会元,汪举人觉得理所当然,丝毫不认为自己在第二有什么不对。
不仅是他,那些认识傅闻宵的人也一样。
特别是前些天,状元楼举办的那场文会,傅闻宵在文会上的表现,诸多读书人都对他心服口服。
这一天傅家非常热闹,直到凌晨,郁离和傅闻宵方才歇下。
翌日,傅闻宵一早便起来,打扮妥当,前往工部衙门。
这也是会试一惯的流程,会试放榜的第二日,三百多名贡士要前去拜谢座师和房师。
傅闻宵出门后,楚少聿又来了。
得知今日新科贡士要去拜谢座师,他忍不住撇嘴,说道:“这次会试的主考官是工部尚书,他是三皇子的岳父,让傅表哥亲自去拜谢他,也亏得他有那脸敢受。”
郁离倒觉得没什么,大庭广众之下,想必工部尚书也不好当众找傅闻宵麻烦。
这时,楚少聿想到什么,压低声音说:“听说上次状元楼举办文会,咱们爬屋顶的事已经传到宫里。”
说到这里,楚少聿的心情颇有些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