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所有的肉类都放在一块,均价也就是四块。五千块能买一千来斤的肉。送人一份礼,这不得有一只鸡、一只鸭、一只鹅,再加上一吊子猪肉,加起来有二十斤吧。”
嗯!
“一千斤肉才能分给五十个人而已,很多吗?还有我妈科室的领导和同事,我们在本市的同学,这么一分,真不一定够。”
田易阳刚开始没言语,现在这么一算,确实!这玩意年前送亲近的人,实在。
她忙说小姑子:“拿着吧!”是有帮扶的意思,自家也确实需要!有这么些现钱,地里种些粮食够吃,小姑子带着孩子,只娘俩乡下过的那都得大差不差。
说着话,硬给塞到兜里,“你们姑侄俩,还非得分个谁占便宜谁吃亏?”
林玲看了父母一眼,老两口点了头了,她才收下,“行!需要的时候言语,提前收拾好,只管回来拉就是了。”
刚进门的新娘子手脚勤快的给二叔一家收拾回城带的蔬菜瓜果,心说:这么着哪有日子不好过的?摆明里往里贴补嘛。
这么想着,又拎了篓子,去菜园子专捡嫩生的茄子摘,都是些半大不大的,这种吃着最好吃了。
王娥看见了也没言语。
林雨耕拿着手电筒过去,“干啥呢?这都晚上,啥也看不见。”蚊子嗡嗡嗡的,也不怕吃了你?
杨园低声道:“我记得去年去城里,家里叫捎带了不少菜干?”
“嗯!咋了?”
“今年多晒点……”你不是说你堂妹爱吃么?“秋黄瓜也多种些,酱些黄瓜。”
林雨耕看了她一眼,只打着灯没言语。
第二天给桐桐两辆车的后备箱塞的满满的了,新媳妇都只跟在最后,多余的话一句都没说过。
回城的车上,田易阳坐桐桐的车,林守道坐四爷的车给四爷作伴去了。
只母女俩,田易阳说话就没忌讳了,直接说:“怪不得那杨家挑挑拣拣,你奶奶还就是愿意这个婚事,你伯娘有几次都不想结亲了,你奶非摁着你伯娘,就觉得这个亲事好。果然,你奶奶的眼光是好。”
从订婚到结婚,拖拖拉拉两年多,快三年了。
又是要叫盖新房,又是要叫装修,家电之类的得配齐,彩礼当然也没少。说好的陪嫁一辆摩托车的,最后说是新娘子不叫买摩托车,叫父母陪嫁了一张支票。
这新媳妇是把彩礼和陪嫁折合成钱陪嫁过来的。
“你看给咱们准备那么些,只做不说,不故意的摆功劳。”田易阳就说,“只看这个就知道了,这媳妇比一般人都聪明。”会来事!
是有这么点意思!桐桐就说田易阳,“有些事得想到前头,咱家的店,我小耕哥比一般人尽心,这话搁得住吧。”
那是!你爸在不在的,生意照常做。
“所以呀,平时该怎么就怎么,大事上该给照顾还是得给照顾的。钱零碎的贴补没啥意思,人家未必念着好,就得攒到一块在大事上贴补贴补。”